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就要学习、传颂好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感人事迹。
对已进行风险消除操作的三类对象,但仍然存在风险的进行回退。会议要求,经识别纳入监测的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
会议还就烟草帮扶项目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培训。会上,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就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等进行了培训。对已纳入监测的三类对象,识别时有十类不精准情形经综合研判后不应纳入监测帮扶的对象进行取消监测操作,实现全面精准锁定三类对象。有因病因残等返贫致贫风险的兜底户和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兜底户,都要纳入三类对象监测帮扶。已经在三类对象监测帮扶中的兜底户,因为要持续落实低保等政策,不能进行风险消除操作。
没有彻底消除返贫风险的三类对象不能进行风险消除操作。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正勇 文/图。《通知》要求,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给基层减负,通过实践活动建强组织、锻炼党员、凝聚群众,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领办,拿出实招硬招,争取在今年有所突破。要守初心、担使命,在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聚焦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一老一小、帮扶生活困难群众、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抓住用好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推出一批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实践活动效果。要敢担当、勇作为,在着力破解硬骨头问题上下功夫。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反映基层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凝心聚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良好氛围。《通知》指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深入了解群众需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要强组织、重合力,在推动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上下功夫在11个县(市、区)、146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站,让文明乡风走进千家万户。来源:云南日报记者 谢 毅 通讯员 钱 旺 陈章永。据昭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双整百千四级联创中,昭通市把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摆在首位,实行片区作战,领导干部齐上阵、党员干部全参与,确保每一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都有3人以上的党员干部具体指导,高标准推进5643个村民小组党支部达标创建,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此外,深化村民自治,昭通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县为单位制定出台小微权力清单,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规范权力运行,让权力职责、运作流程、决策程序清晰明了。同时,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村组干部,育强基层治理领头雁。每年培训9万余名低收入群众,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督促26412个村(居)民小组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推广运用群众积分评议爱心超市红黑榜三讲三评等做法,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1850期,培训4.6万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回乡参与乡村建设,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评选表扬文明家庭最美邻居等,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近年来,昭通市积极探索以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为治理微单元的有效路径,聚焦乡村治理最末梢,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把基层治理能力作为提名人员的前置条件,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全市1402个村(社区)选举产生的10068名两委班子成员中,35岁及以下的有4099人、占40.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3977人、占39.5%,选出了一支有活力、有能力的基层班子。
高质量推选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5643人、村(居)民小组26412人,大力推行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居)民小组长,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格局。开展减员增效,村(社区)两委委员、副职、正职和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基本待遇、补贴有效增加,激发干事活力。健全完善以党建为引领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把全市划分为27014个网格,通过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活动,将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纳入网格,定格、定人、定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每年培训9万余名低收入群众,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近年来,昭通市积极探索以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为治理微单元的有效路径,聚焦乡村治理最末梢,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督促26412个村(居)民小组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推广运用群众积分评议爱心超市红黑榜三讲三评等做法,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健全完善以党建为引领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把全市划分为27014个网格,通过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活动,将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纳入网格,定格、定人、定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高质量推选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5643人、村(居)民小组26412人,大力推行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居)民小组长,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格局。
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回乡参与乡村建设,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评选表扬文明家庭最美邻居等,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开展减员增效,村(社区)两委委员、副职、正职和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基本待遇、补贴有效增加,激发干事活力。
此外,深化村民自治,昭通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县为单位制定出台小微权力清单,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规范权力运行,让权力职责、运作流程、决策程序清晰明了。来源:云南日报记者 谢 毅 通讯员 钱 旺 陈章永。
据昭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双整百千四级联创中,昭通市把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摆在首位,实行片区作战,领导干部齐上阵、党员干部全参与,确保每一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都有3人以上的党员干部具体指导,高标准推进5643个村民小组党支部达标创建,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同时,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村组干部,育强基层治理领头雁。把基层治理能力作为提名人员的前置条件,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全市1402个村(社区)选举产生的10068名两委班子成员中,35岁及以下的有4099人、占40.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3977人、占39.5%,选出了一支有活力、有能力的基层班子。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1850期,培训4.6万余名党员干部。
在11个县(市、区)、146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站,让文明乡风走进千家万户编者按: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每当这铮铮誓言回响在每一名党员耳畔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入党时的初心是什么?是否还记得是什么坚定了自己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是否还记得自己入党那年的故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展示昭通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回顾党员入党故事,昭通市委组织部携昭通日报社特策划开辟入党那年短视频专栏,让我们在重温入党誓词、回忆入党故事中,一起坚定初心、激发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为昭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而不懈拼搏。
本栏目由昭通市委组织部 昭通日报社联办拍摄制作:昭通日报社策划:吕翼 马燕拍摄/剪辑:聂学虎协助拍摄:威信县委组织部本栏目由昭通市委组织部 昭通日报社联办拍摄制作:昭通日报社策划:吕翼 马燕拍摄/剪辑:聂学虎协助拍摄:威信县委组织部。
编者按: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每当这铮铮誓言回响在每一名党员耳畔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入党时的初心是什么?是否还记得是什么坚定了自己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是否还记得自己入党那年的故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展示昭通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回顾党员入党故事,昭通市委组织部携昭通日报社特策划开辟入党那年短视频专栏,让我们在重温入党誓词、回忆入党故事中,一起坚定初心、激发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为昭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而不懈拼搏如今,钱武刚投资2500万元的志远实业正式投产,公司占地7600平方米,业务涵盖礼品包装盒印刷、环保泡沫箱生产、冷库制冰服务等,填补了昭阳区周边500平方公里的空白,同时解决350名贫困群众就业,也让昭通和第二加工厂的处境挥手作别。
这不仅仅是增加物流成本的事,更重要的是树不起、留不住、打不响昭通的产品品牌。如何让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昭通市开出的处方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天麻原产地,昭通天麻年产量2.4万吨,深加工产品涉及饮片、药品、日化等五大类三十余种。让营商环境像空气一样清新怡人53.26亿,这是去年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云上签约的总金额。
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产业发展突破口,昭通汇集起一批像山益宝一样的优质农业企业,全市高原特色农业综合产值超1000亿元,形成了一批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和一批1亿元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昭通有好的特色农产品,但被别人拿走再包装,除了原产地是昭通的,其他的都不再属于昭通。
这只是昭通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一瞥。昭通是一个农业大市,让特色农产品远销他乡,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更离不开物流和品牌的赋能。
昭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以创新理念和超前眼光,着力招商引资、招财引智,为域内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扫清了障碍。马铃薯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10万吨,扩繁技术获云南省科技创新金奖。